《中國有色金屬報》9月6日訊:近日,自然資源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名單公布,西北有色地礦集團聯合長安大學、陜西省國土空間勘測規劃院共同申報的“新能源礦產與資源信息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通過評審,成為省部級科技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為陜西省自然資源系統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再添新的力量。
據悉,本次全國有50家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獲得批復,新能源礦產與資源信息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是陜西省唯一一家獲得批復的創新中心,也是陜西省自然資源系統第二家部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本次申報工作于2021年11月初正式啟動,西北有色地礦集團利用自身在新能源礦產勘查、選冶、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優勢,積極與依托單位長安大學聯系、討論組建方案,完成了新能源礦產與資源信息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通過陜西省自然資源廳推薦上報自然資源部。今年6月份,按照自然資源部的反饋,西北有色地礦集團再次補充修改、完善方案和匯報,經過全國自然資源系統激烈角逐,最終獲得通過。
該創新中心瞄準國家對鋰、鎳、鈷、鉑族和稀土元素等新能源礦產與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戰略重大需求,以國家確保新能源礦產安全的重大戰略為目標,將開展新能源礦產超常富集成礦理論、勘查關鍵技術攻關、分選技術工程化研發、資源大數據挖掘與信息服務等方面的研究,并進行相應成果轉化;立足實現新能源礦產地質找礦突破,建立國家西部新能源礦產資源基地,增強國家對新能源礦產資源的掌控權和話語權,為國家關鍵礦產安全重大戰略服務,創建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新能源礦產與資源信息工程技術創新中心。西北有色地礦集團主要開展新能源礦產成礦規律研究、勘查關鍵技術研發工作和新能源礦產分選技術和開發利用工程化研究相關工作。
下一步,該集團將與依托單位、共建單位按照《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圍繞該創新中心目標定位與研發方向,加強鋰、鎳、鈷、鉑族和稀土元素等關鍵礦產找礦勘查與開發利用工作,實施重點科技項目,激勵科技人才創新,開展開發服務與合作交流,建實、建優、建強創新中心,提高自主創新與成果轉移轉化能力,為我國新能源礦產與資源勘查、開發與綜合利用貢獻有色力量。